|
道教步虚韵与步虚词什么是道教的“步虚”呢? 唐代道教宗师杜光庭称:“步虚十首,出于《灵宝玄都玉京山经》,乃十天众圣旋绕玉京之山,歌咏修真之词也。” 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解》称:“《步虚词》,道家曲也,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 宋代曾慥《类说》称:“《步虚词》,道观所唱,备言缥缈众仙轻举之美。” 而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步虚经》一卷,称:“右太极真人传左仙公,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飞巡虚空所讽咏,故曰步虚。” 《金箓简文经》称:“今道士斋时,所以巡绕高座,吟咏《步虚》者,正是上法玄根,众圣真人朝晏玉京时,行道礼拜,皆当安徐雅步,审正庠序,俯仰齐同,不得参差,巡行步虚,皆执版当心。” 综合以上多种解说,我们认为所谓道教“步虚”,其最初的涵义实际上是指天界神灵漫步太虚或天堂时所演出的赞美诗和舞蹈。因此,自中古以来,道士在各种斋醮活动中所举行的“步虚”仪式,在本质上其实是对天界神灵仪式的一种模仿。 步虚韵作为一个常用的曲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步虚词。道教徒在做斋醮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科仪中使用不同的步虚词。例如:一些地区在做祝寿、庆贺、玉皇朝科、三清朝科等阳事道场中大多用“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行溢三千数,时丁四万年。丹台开宝笈,金口为流传。”在做摄召、祭孤、施食等阴事道场中大多用“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悉归太上经,静念稽首礼。”这种对不同科仪所拜的不同神使用不同的赞颂和祈求之词,使得步虚韵更能体现出较为具体而又深邃的意境,从而更能渲染各种不同道场的不同气氛。 《玉音法事》 步虚词·十首 太極分高厚,輕清上屬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行溢三千數,時丁四萬年。丹臺開寶笈,金口為流傳。 大梵三天主,虛皇五老尊。尚難窺徼妙,豈複入名言。寶座臨金殿,霞冠照玉軒。萬真朝帝所,飛舄躡天根。 濛濛如細霧,冉冉曳銖衣。妙逐祥煙上,輕隨彩鳳飛。幾陪瑤室宴,忽指洞天歸。佇立扶桑岸,高奔日帝暉。 旋步雲綱上,天風颯爾吹。飄裾淩斗柄,秉拂揖參旗。獅子㗸丹綬,麒麟導翠輜。飛行周八極,幾見發春枝。 綠鬢巍丹幘,青霞絡羽衣。晨趨陽德館,夜造月華扉。搏弄周天火,韜潛起陸機。玉房留不住,卻向九霄飛。 昔在延恩殿,中宵降九皇,六真分左右,黃霧遶軒廊。廣內尊神御,仙兵護道場。孝孫今繼志,咫尺對靈光。 寶籙修真範,丹誠奏上蒼。冰淵臨兆庶,宵旰致平康。萬物消疵癘,三晨效吉祥。步虛聲已徹,更詠洞玄章。 宛宛神洲地,巍巍眾妙壇。鶴袍來羽客,鳧舄下仙官。玉斚斟元醴,琅函啟大丹。至誠何以祝,四海永澄瀾。 水噀魔宮懾,燈開夜府明。九天風靜默,四極氣澄清。嘯詠朱陵曲,翱翔白玉京。至誠何以祝,國祚永安榮。 華夏吟哦遠,人聲自抑揚。沖虛歸道德,曲折合宮商。殿閣沉檀散,樓臺月露涼。至誠何以祝,多稼永豐穰。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 “步虚吟”:修灵宝洞玄斋,诵空洞步虚章,先叩齿三通,咽嗽三过。心存日月在己面上,光芒灌鼻,日从鼻左入,月从鼻右入,入金华宫,光明出项后,焕然作九色圆象,薄入玉枕,彻照十方,随我绕经,旋回而行。毕,又叩齿三通,咽液三过,存三素元君在金华宫,如婴儿之状。 洞玄步虛吟·十首 稽首礼太上,烧香归虚无。流明随我回,法轮亦三周。玄元四大兴,灵庆及王侯。七祖生天堂,煌煌耀景敷。啸歌冠太漠,天乐适我娱。齐馨无上德,下仙不与俦。妙想朗玄觉,诜诜巡虚游。 旋行蹑云纲,乘虚步玄纪。吟咏帝一尊,百关自调理。俯命八海童,仰携高仙子。诸天散香花,萧然灵风起。宿愿定命根,故致标高拟。欢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岧岧天宝台,光明焰流日。炜烨玉华林,蒨璨耀朱实。常念餐元精,炼液固形质。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 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六度冠梵行,道德随日新。宿命积福应,闻经若至亲。天挺超世才,乐诵希微篇。冲虚太和氣,吐纳流霞精。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泥丸洞明景,遂成金华仙。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诸天。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人。 控辔适十方,旋憩玄景阿。仰观劫仞台,俯盼紫云罗。逍遥太上京,相与坐莲华。积学为真人,恬然荣卫和。永享无期寿,万椿奚足多。 大道师玄寂,升仙友无英。公子度灵符,太一捧洞章。舍利曜金姿,龙驾欻来迎。天尊盼云舆,飘飘乘虚翔。香花若飞雪,氛霭茂玄梁。头脑礼金阙,携首遨玉京。 骞树玄景园,焕烂七宝林。天兽三百名,狮子巨万寻。飞龙踯躅吟,神凤应节吟。灵风扇奇华,清香散人衿。自无高仙才,焉能耽此心。 严我九龙驾,乘虚以逍遥。八天如指掌,六合何足辽。众真诵洞经,太上唱清谣。香华随风散,玉音成紫霄。五苦一时迸,八难顺经寥。妙哉灵宝囿,兴此大法桥。 天真帝一宫,霭霭冠耀灵。流焕法轮纲,旋空入无形。虚皇抚云璈,众真诵洞经。高仙凛手赞,弥劫保利贞。 至真无所待,时或辔飞龙。长斋会玄都,呜玉叩琼锺。十华诸仙集,紫烟结成宫。宝盖罗太上,真人把芙蓉。散花陈我愿,握节征魔王。法鼓会群仙,灵唱靡不同。无可无不可,思与希微通。 ················ 礼经三首咒 真人曰:诀云侍经仙童玉女闻此咒,皆欢悦而佑兆身也。是大经悉用此咒而礼拜矣。若直心礼经者,亦心咒其文,乃上仙秘之乎。 乐法以为妻,爱经如珠玉。持戒制七情,念道遣所欲。淡薄正气停,萧然神静默。天魔并敬让,世世享大福。 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天人同其愿,缥缈入大乘。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轮升。七祖生天堂,我身白日腾。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悉皈太上经,静念稽首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