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有九巾丨道长戴的各种帽子对于道教的九巾之说,在清代中叶道士闵小艮的《清规玄妙说》有这样的记载,当时的九巾,有以下几种: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 在道教的宫观里,人们常会看到道长们头上戴着或方或圆的“帽子”,身穿宽松的道袍,令人不禁产生飘飘欲仙的遐想。人们也许会好奇地问,到底道长戴的是什么“帽子”?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是道教徒特有的标志。在道教里,把它称为“道巾”。俗话说“道有九巾,僧有八帽”。 《正统道藏·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云:“若能冠服常依道,得道之日,天帝授子离罗九光锦帔、丹罗宝曜之巾、天宝之珮,师子文履,谓之飞仙之服,以酬积功专勤求道之德兆。勿慕世间之冠冕,轻憾道之服也。世间虽目下荣耀,不脱于死,道学巾帔,上法于天,着之求道,令人飞仙乘虚也。” 那么九巾都长什么样? 混元巾 为九巾之首。现代全真派道士多戴此帽。以黑缯糊成硬沿圆帽,中间开孔,以露出发髻。道巾多为方形,只有混元巾和一字巾为圆形。代表道教混元一气的意思,故称为混元巾。因其型似清代官员所戴的帽子,于是曾有人推测,混元巾是由清代官员所戴的暖帽演变而来。但是道教在清兵入关后,依然不剃头,不改前明服饰,以示民族气节。因此不可能模仿清代官员的帽子。 庄子巾 亦称冲和巾,南华巾。传说是南华真人庄子所制。估计此巾出现的年代比较早。该巾下面为方形,上部为三角形,状如屋顶。帽前正面镶有白玉,名为帽正,其一可以知道帽子是否戴正;其二代表了道教徒行为要端正的意思。此外庄子巾类似古儒巾,佩戴此巾,颇象南华真人一样无拘无束,自有出尘之表。 纯阳巾 按明朝的《三才图会》称:“纯阳巾,一名乐天巾,颇类汉唐之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简,垂之于后,巾上有盘云纹样。曰纯阳者以仙名,而乐天则以人名也。”这也是现存于北京白云观吕祖殿的明代吕祖像所戴之巾形状。道教传说,吕纯阳祖师在成道前佩戴此巾。史料记载,此巾在明代十分流行,不仅道教徒戴,连儒者、生员士大夫子弟也戴。当代北方全真道的纯阳巾,形状甚似庄子巾。区别是纯阳巾后面有云头形装饰,而庄子巾则无。南方粤港澳地区全真道之纯阳巾,俗称“瓦坑帽”,帽形就是与《三才图会》所描绘的一样。 九梁巾 九梁巾,又称九阳巾。九梁巾形状为帽子前面有似屋脊一样的九条缝。道教中,九为最大数,又为阳数,代表天。所以戴九梁巾,代表着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了道教徒事奉上天的意思。也体现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宗教思想。一般正一派道士常戴九梁巾。 浩然巾 一种用黑色布缎制成的暖帽,形如风帽。该巾在南方基本不使用,北方亦不多见。一般在极严寒天气中才带此巾。相传唐代名士孟浩然常戴此帽外出,以御风雪。后士人皆仿效之,故称为浩然巾。亦称作“大风帽”。道教徒戴浩然巾,一是抵御风雪,二是纪念先贤。《长春真人西行图》中的邱祖所戴之帽即为浩然巾。另外,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六中有雪巾的记载:“以玄色纻丝为之,以天鹅皮为里,凡雪天严寒皆用之以护脑”,雪巾应当就是浩然巾。 逍遥巾 也称荷叶巾。宋代庶人的一种巾子,开始叫花顶头巾,后士人甚至女性皆戴,并有两脚垂于后背,称为逍遥巾。宋代米芾《画史》中有对此巾的记载:“士子国初皆顶鹿皮冠弁,其遗制也,更没头巾…,乃去皮冠,梳发角加后,以入幞头巾子。中篦约发,乃出客去。覆如是,其后方有丝绢,作掠子,掠起发,顶帽出入…,又其后方见用紫罗为无顶头巾,谓之额子,犹不敢习庶人头巾。其后举人始以紫纱罗为长顶头巾,垂至背,以别庶人黔首,今则士人皆戴庶人花顶头巾,稍作幅巾,逍遥巾。”全真派道士出家不久,因发髻未能全部挽起,或夏天天气热时多戴此巾。戴起此巾,好像神仙一样,显得仙风道骨,格外逍遥自在。故命名为逍遥巾。 三教巾 三教巾,顾名思义,应该是体现道教三教合一和三教平等,崇尚和平的宗教理念。可惜现在没有实物留下。其形状已不可考。估计是王重阳祖师提出三教合一的时候所制。也有人认为清代有三教庙,于是推测此三教巾是否由此而来?在此只能留下悬念。 一字巾 又名太极巾,其形为一带,端头有木扣或玉扣,扣子一般刻有太极八封图形,所以叫一字巾或太极巾。也有学者认为叫幅巾的。据说是山居道士缠发之法,以丝织幅带裹发,以防山野树枝缠住。其实这种幅巾,应该叫网巾,是一种先从道士发明,后由明太祖推广至全国的帽子。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物何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 太阳巾 太阳巾形如现代的太阳帽。主要是遮挡夏天的阳光。不同的是,太阳巾中部隆起的地方为三角帽形,太阳帽中间隆起的则为圆形。该巾和明代的遮阳大帽十分相似,不知是否由此演变而来。但此巾现在只有湖北一些地方还在使用,其他地方已不多见了。 历史上的道巾,事实上远远不止九种。道经和史书上还记载有:角巾、紫荷巾、紫阳巾,雷巾、莲花巾、九转华阳巾等等。在明朝前,很多巾是道俗通用的。如纯阳巾、逍遥巾、网巾、纶巾、幅巾等。也有道教徒专戴的,如庄子巾、一字巾、九梁巾等等。但道教徒的道巾所用颜色皆为玄色,而一般世俗的巾帽则颜色不拘。因为道教崇尚青色,古人把黑色青色也分成玄色的一种,常戴黑青色的道巾。道门称为玄门,作为玄门弟子,道士要尊道,所以顶于首,当然要戴黑色青色的道巾了。 由此看出,道巾不仅是标志着道教徒的帽子那么简单,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教理教义,如奉天敬祖、崇尚和平、成仙得道、逍遥自在等等的思想。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与中国的民俗生活确实是息息相关。头上所顶戴的道巾乃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道巾的研究,实际也是对古代巾帽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