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部金刚功|百岁老道长传下的道教养生功法张至顺(1912—2015),海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西安万寿八仙宫名誉方丈,海南省玉蟾宫住持张至顺道长。生于1912年。七岁时值清末民初,战乱灾荒交加。因家境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随师学艺,十七岁在陕西省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在道观,张至顺从事杂役,终日劳苦,磨练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炼上独辟蹊径,被师授以真传,为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 2015年7月28日,农历乙未年六月十三,原海南玉蟾宫住持张至顺道长羽化,享年104岁。炼师预知时至,以香汤沐浴,穿新净衣。嘱咐门人,虔诚修行。说罢,元神迳返清虚。 张至顺道长恭谦好学,广交良师益友,掌握到中医、中药、针灸、按摩的高超医术,急人之急,为许许多多的疑难重病患者除疾救命。历经风风雨雨,张至顺志坚秘笃行,功具德备,在修炼上获得了极深造诣,曾被同辈道友羡称为“水上漂”、“七九道人”、“八卦神仙”。 《金刚功》历史悠久。据师传,早在唐代已有雏形。到宋代,许多宫观已在推广。经元、明至清代早期,已普及到民间,有的历名为《八段锦》。随着各门派、各人之修炼、心法与动作有所变化。我们现传的金刚功,是按内部师承称八部金刚功(又称外八部),在心法、顺序、招式动作上,与八段锦都有很大的不同。 现抄录比较如下: 金刚功 双手插顶利三焦 手足前后固肾腰 调理脾肤需单举 左肝右肺如射雕 回头望足去心疾 五劳七伤向后瞧 风凰展翅周身力 两足顿顿饮嗜消 八段锦 两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 五劳七伤向手瞧 攒拳怒目增气力 两手攀足固肾腰 摇头摆尾去心火 背后七颠百病消 金刚功功法的排列顺序,深含妙理。首先从通“利三焦”、发动全身的气机开始。然后,逐个脏腑锻炼。以哪一脏腑为先呢?《黄帝内经》说:“肾为心之主,脾为肾之主,肝为脾之主,肺为肝之主,心为肺之主。”按照《黄帝内经》的原理,先固肾腰。“肾为先天之本”,他是人的生命的根基。其顺用于外,可以生人;其逆用于己,可以自生。根深叶茂,欲枝叶繁茂,必须先培根本。脾为后天之本,故“固肾腰”之后,接之以“调理脾肤”(肤指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隔膜细胞组织)。继而,是“左肝右肺”。然后,对最主要的“君主之官”的心脏,用“回头望足去心疾”来调理。这个顺序正是《黄帝内经》五脏所示的顺序,有炼了一脏、巩固一脏之功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一些潜伏的“五劳七伤“身疾,以“神光向后瞧”来扫除它。这样,就可以祛病健身,为使身体更加强壮,又通过“凤凰展翅周身力”和两足消顿顿饮嗜消”的功法锻炼,使全身经络血脉畅通,消除饮食阻滞与不良嗜好,预防各种疾病,从而,达到圆满之功效。 八部金刚功习练的时间如何安排? 答:八部金刚功宜在早上太阳快出、未出时面向东方习练。如果受工作生活条件所限,也不强求。一般讲,这套功法不论何时、何地、朝哪个方位都可以练。也可以一套功前后倒置过来练。但要注意每套功都要从预备式起,练完后要收功。 八部金刚功推广之后效果如何? 答:据收集到的一些情况看,习练金刚功的人员很快会饭量增加,体格増强,走路轻快,工作学习精力充沛,许多病症逐渐消失,如头痛、失眠、健忘、过度肥胖、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硬化、胆结石、肾结石、肝炎、肺炎、哮喘、脾胃病、肩周炎、脊椎病、各种眼疾以及肿瘤等。 青岛一癌症患者,练八部金刚功,累了就歇,歇了又练,一天练到晚,不到一个月,病灶竟然消失了。肇庆一名二十七岁的女青年,从小就是病态,脸暗黑色,一双手像乌鸦爪子,别人都怕挨近她。练了八部金刚功,脸色转白,有血色,手由黑紫色变红,先天性的疾病开始出现转机,两月后完全康复。不久前,台湾有人慕名前来,学练八部金刚功,很快病情缓解。 海南三亚,几名肩周炎患者,光练习八部金刚里面的第六节(五劳七伤往后瞧)坚持半年后转好。 八部金刚功练习时一定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要全神贯注在本体,这样才可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另外,对八部金刚功的效果,我们认为应该客观看待。这套功法确实好,但如果你思想负担很重,或者生活起居不注意,或不按照练功的要求去练,即使你在练,也难保你不生病。这一点,八部金刚功如此,恐怕别的门派的功法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