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思邈的故事:“坐虎针龙”药王显威救猛虎,蛟龙报恩成守护 药王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唐代著名医家,后世尊其为“药王”“妙应真人”。幼年即通道、佛两家之学,少年时体弱多病,年十八岁立志究医。一生多隐居名山学道行医,曾多次入峨眉山炼治疗疟疾的丹药“太一神精丹”。唐朝曾多次召他做官,封谏议大夫,卢照邻等当时名士均拜孙思邈为师。后辞疾还山,隐居民间,最后尸解成仙!得道之后,常常显迹人间! 药王孙思邈精研医术,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合称《千金方》,为中医经典名著。唐宋《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以及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九等古籍中记载有不少关于药王孙思邈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坐虎针龙”的故事了。 药王显威救猛虎 “药王”孙思邈有一次进山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当时他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想拿起挑草药的扁担搏斗又不是猛虎的对手。可是这只虎并不追扑他,只是俯伏在地上张开大口,眼里露出哀求的神色,并不住地向孙思邈点头。 孙思邈十分惊奇,走近细看,只见老虎喉咙口横着一根白色的东西。这时老虎露出哀求地眼神,孙思邈再走近仔细地一看,原来是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却又怕虎性发作咬断他的手臂。 忽然他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上下颚,叫老虎衔着,自己伸手从铜圈中取出兽骨,并为老虎的伤处敷上药物,然后再取出铜圈。老虎连连摇尾点头,似乎表示感谢。此后,孙思邈每当外出,猛虎便自动现身,驮他前往。 后来,外出行医的郎中纷纷将铜圈作为行医的标志,表示自己是能医龙治虎的药王弟子;更因为孙思邈用这只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便把它作为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 蛟龙报恩成守护 话说一天大雨骤降,药王掬起一捧屋檐之水,看了看,嗅了嗅,随口说,此降水之龙生病了。不一会儿,见一老者前来求医。药王为他诊脉,便知他是龙,让他现出原形,才为他诊病。 药王随后配了一桶药,良药苦口,可龙觉得难以下咽,药王数落了它几句,龙便很不高兴,嘴巴轻轻一吹,起了一股风,差点把药桶吹翻。药王见这家伙野性不小,怕它闯出祸来,悄悄用银针对准龙角旁一个穴位,迅速扎了下去。龙疼的大叫,但是一点力气都没有。 药王又取出一根针,在龙眼前晃了晃,让它快把药喝了,否则还要扎。然后,骑在龙脖子上,抓住龙角,将龙头按在桶里喝药。龙喝完药后,便舒畅了很多。对着药王连连道谢,以示感激。 历经千年,这些故事仍然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直到今日,人们给药王塑像时,总要在药王身边塑上龙和老虎,以纪念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