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问心地,莫问灵验!为什么道教里面常常说“有求必应”,“有求必应”这一点让人很难理解。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多人来寺观祈求,并没有得到回应,那“有求必应”就是假的吗? 其实不然,那是我们错误理解了“有求必应”这四个字,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有个心愿向神祈求,后来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这个就是所谓的“有求必应”,这是对于“有求必应”的错误的理解。 而实际上,当你祈求愿望没有得到实现的时候,这也是一种回应。因为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清楚我们的祈求,对于我们来说只会害了我们自己。 据平时的观察,很多人的祈求往往都是在和神做一场交易,我捐了功德钱,我有一个愿望,比如:希望能够发财、躲过灾难等等,这个神仙就需帮助我。 人常常忽略了神仙的智慧,神仙之所以能够成为神仙,必然有其在智慧方面超越人类的地方,能够让你有个愿望就帮你实现的必然不是神仙。 神不可能是有求必应的!为什么这么说? 如同一个小孩子爱吃糖,每天向父母要糖,作为父母会考虑到小孩经常吃糖对于牙齿和身体不好,所以不会常常让自己的孩子吃糖。 人类就像那个孩子一样,神就像父母一样。 也许一个孩子会说出各种要吃糖的理由,但是父母的智能远远超过一个孩子,什么对于孩子好,什么是孩子需要承担忍受的父母心里面很清楚。 神不是迷信,而是一个更高级的存在! 据观察很多越是生活比较困窘的人,他们越虔诚,他们心地更纯正,而他们的祈祷往往会很灵验,因为他们能够放下自我。 记得前些年和一位老奶奶聊天,谈到她上山朝拜的原因,我们山上的道长问她:“老人家,您现在年纪这么大还上山朝拜不容易啊!”。老人说:“趁现在我爬山还能爬得动,我就爬上来,以后爬不动了想上来也上来不了,我年纪大了。”然后老人又说起另外一件事,老人说:“这是我带上来供给葛仙翁的油,我老人家没有什么本事,只带了这么一些油,这个油是我自己做的,我眼睛看的不怎么清楚,手脚也不怎么方便。眼睛不好,我就跪在地上捡熬油的树子,今年就只做了这一小壶。”听老人讲后,我们颇为感动,连忙安慰“葛仙翁会保佑您的”,事后山上道长给老人免费赠送饭票和住宿票,安排好她在山上的食宿。 像这样淳朴的老人一样的香客还是很多,很多时候山上的扫把、被子、跪垫都是香客自己无偿的捐给寺观的。虽然东西不是非常的贵重,但是这份心意、这份功德却是很重。 他为什么要带被子,因为他也许想着葛仙山这么高,特别是冬季又那么冷,其他香客如果要在山上住可能会很冷,我这样做也许可以帮的到一些人。 他又是为什么要送来跪垫,因为他考虑到,每年几十万人山上朝拜,跪垫肯定会跪坏了,山上又潮湿,我送来这个垫子也许会帮到一些人。 很多人来山上会问,师傅山上这边需要什么?我能帮助山上做些什么? 而有些人会说,神仙啊!我需要这个!需要那个! 而往往是那些选择给的人,获得了。那些选择要的人,却没有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