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道教协会赴广东省参访团在饶宗颐博物馆和潮州市佛教协会收官2024年8月16日,为期5天的江西省道教协会赴广东省参访学习顺利完成预定行程,随着参访潮州市饶宗颐博物馆和潮州市佛教协会(开元寺)的结束圆满收官。这标志着本次参访团从广东省的红色文化到道教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慈善文化、民俗文化的参访圆满落幕;从省级道教活动场所到地方民间宗教场所的交流暂告一段落,从广东省首府广州市到惠州市、汕头市、潮州市横跨多地域的道教到涵盖儒家、佛教、慈善业的实地考察也胜利完成,从道教祖师到过化贤圣的拜谒也暂时划上圆满句号。 作为国学巨儒饶宗颐的故乡广东省潮州市人杰地灵。参访团所到饶宗颐博物馆,又称“颐园”,毗邻广济桥,与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隔江相望,为国内第一个潮籍名人馆,陈列展示著名国际汉学巨儒饶宗颐教授的生平经历和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据介绍,颐园创建于1995年,2006年扩建为现貌,占地五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是一座素朴端庄,秀丽典雅富有潮州传统民居风格,又有岭南庭园散城融庭园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建锐大州庭园的经典之作,从中可领略他的传奇人生和渊博学识。 饶宗颐先生(1917-2018),字伯濂,号固庵,又号选堂,广东潮州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经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翻译家。饶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其足迹"五洲历其四",通晓多国语言,学术研究涉及甲骨学、敦煌学、楚辞学、礼乐经学、简帛学、史前文字学、历史学、宗教学、中外关系史学、目录学、文学、诗词学、艺术学、潮州学等诸多门类,并创获 50项世界第一,有逾千万字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出版问世,被誉为"国际汉学最高权威之一"、"欧洲汉学界的老师 "、"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饶先生在中国上古宗教礼制的起源、唐武则天朝的宗教信仰,以及宋金两代以来的三教论及其移植海外的历史等方面,均有精当论述。他的道教研究名著《<老子想尔注>校笺》,对国际道教研究影响极大,在上世纪50、60年代掀起欧洲"道学热"。他是中国传统文学巨匠,诗、词、骚、赋、骈、散,无一不精,别树一帜。又是一位艺术大家,精通书法、绘画、古琴,书画作品博采众长,自成一格,晚年更开创" 西北宗 "山水画派。饶先生可谓是学、文、艺三者兼备,堪称" 一身而兼三绝",实是终身值得敬仰百年难遇的巨擘。 在潮州市佛教协会(开元镇国禅寺),参访团受到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潮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院长、开元寺方丈释达诠大和尚的热情接待并亲自带领参观。 达诠大和尚向大家介绍了开元寺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弘法思路以及岭东佛学院的办学特点等,值得一提的是,开元寺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2001年,开元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殿堂楼阁壮观,圣像妙相庄严,且唐、宋、元、明、清文物奇珍众多,如唐代石经幢、唐代木鱼、宋代木龙、大铜钟、宋代遗构"大佛样"建筑天王殿,元代云版、陨石香炉,又具国内最完整的乾隆版《大藏经》及民国时期智诚和尚沥舌血《华严经》,以及教育界中太虚大师创办的岭南第一座佛教院校岭东佛学院,出版界中标新立异的民国佛教名刊《人海灯》,音乐界中潮州佛乐禅和板,国际交往的中泰联谊纽带泰佛殿和东密复兴者潮州邑人王弘愿、东密第一僧纯密和尚等,真是不一而足。 本次赴广东参访学习融合了实景学习、理论介绍、文化互鉴、经验传导、交流座谈等形式,参访学习的内容丰富、模式开放、行程严谨,大家收获颇丰,感受良多。尤其令本次由江西省道教协会部分班子成员、各地市道教协会会长、部分五好宗教场所负责人、省道教协会教风委员会成员以及受邀的江西省部分地市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干部组成的参访团特别感动的是,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及省道教协会工作人员在本次参访活动中全程陪同,为赣粤两省未来的道教文化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